院系指南

Homepage & Contact number
电话号码 02)2287-5397
网站
院系办公室地点 第一工学馆101-2

教学目标

创造融合技术与感性的未来人才
实现尊重人类感性的技术
引领感性工程技术的国际化

  • 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人文、设计、技术融合实现未来人才的培养。本院系是实现未来融合技术及探索其知识的单位。
  • 建设以项目基础研究为中心的院系,追求自主学习。融合心理、设计、工学和经营知识,构现感性系统。培养为未来 感性社会做出贡献的感性认识专家。
  • 跨越学科专业,拓展为融合型学问,开展学术性素质教育,积极支援研究和学术活动。为实用性人才开展以现场为中心的项目,培养兼具理论与实用知识的人才,追求对未来有益的能力型人才。

就业前景

人类感受刺激或刺激变化的性格叫做“感性”。近来,感性逐渐受到多种行业的关注。因为随着感性 产品刺激消费时代的到来,产业界的生态环境正由在以价格和性能为主的市场战略向消费者感性定制式战略转变。又名感性ICT技术的感性识别技术是自动感知人类的感性,根据用户的感性和情况处理感性信息,从而引发共鸣,突破技术局限的创新技术。例如,运用人体传感器自动感应压力,预防慢性压力的技术、运用安装在汽车上的感性传感器提取驾驶员的感性,添加经验内容,提高驾驶环境的技术等。此类感性识别技术在单纯刺激感性的基础上逐步升级,转变为感性识别技术、感性处理及交流技术。与此同时,识别人类的感性、提供感性定制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感性识别技术专家的活动也日益活跃。

  • 感性识别技术专家
  • 梦想以人类为中心的未来的新一代融合技术专家
  • 研发识别人类的感性,根据情况做出感性反应的产品或环境制造技术
  • 传达人类信息、处理系统具体化及系统化工作
  • 制作生理/心理模型,打造以人为中心的环境,开发感性产品